Tuesday, December 10, 2013

月入3500‧可買車又買屋嗎?

艾絲莉今年30歲,她的月收凈值為3千500令吉,每年有相等於2個月薪金的花紅。
另外,她每月的開銷數據如下:(RM)
她在信中提出2大問題:“計劃在一年內擁有房屋或汽車,若想同時購車和買屋,有可能實現嗎?”
答:讀者艾絲莉希望在31歲時,擁有房屋和汽車,這是她的2大財務目標。她希望在一年內可以實現,而且她也探討是否能同時擁有房屋和車子。
對於她提出的問題,重點不是我們準備給予她的意見,而是她沒有提及的要點。
先問自己4道問題
在設定財務目標時,艾絲莉需面對4大問題,其實不只是艾絲莉,而是其他任何準備進行類似財務規劃的年輕人。
可惜的是,除了你本身,沒有人能針對這些問題給予答案,即使是銀行或財務規劃師也無法給你所要的答案。
這4道問題分別是:
1)你需要多少的資金?
2)你在何時需要該筆資金?
3)你做了多少的撥備,或者準備撥出一筆資金?
4)你的目標投資回酬是多高?
舉個例子,我準備在5年內購買產業,我的購屋首期錢是5萬令吉,現在,我已儲蓄了1萬令吉,目前,我每月可以儲蓄500令吉。
假設我在投資方面沒有經驗,決定將所有資金投資在定期存款,每年賺取3%的利息收入,以簡單數字來計算,5年後利上加利,可以儲存到4萬3千令吉,不足的數額是7千令吉。
從這些問題中,艾絲莉只有第二道問題的答案,她需找出其他3道問題的答案,才能確定是否能迎合這些財務目標。
大多數人都希望從有限的資金中,爭取較高的投資回酬,因此,偶而會出現陷入無法抽離的投資,或者說沒有能力承受的投資計劃。
回到上述4道問題,財務管理其實是在這些目標中尋求平衡,雖然說爭取較高回酬以迎合目標是其中一個方式,不過,那不是唯一的方式。
各項財務規劃中尋求平衡
財務管理也是一門尋求平衡的學問,提到前面的例子,這裡是你可以考慮的選擇:
1)以4萬3千令吉首期錢購買一間比較便宜的產業。
2)等一年時間直到你購買了心目中的產業單位。
3)提高每月儲蓄至600令吉,賺取3%的年利息。
4)最後的考量是選擇年利息可達7%的投資。
在這些選擇中,其中之一是投資回酬,最簡易的方案是爭取較高回酬,這樣肯定可以增加儲蓄。
在購買產業之前等待一年、或者首選是較小單位房產的人相信不會太多。
不過,選擇一些你不熟悉的領域投資,可能需付出昂貴代價,同時,也無法達到預定的財務目標。
另外,在其他財務目標也可採用同樣的方程式,例如孩子的教育費、退休規劃、提早20年償清抵押貸款或是退休,也是一樣的道理。
個人若無法達到財務目標並不稀奇,關鍵在於如何在各項財務規劃中尋求平衡,確定哪一項對你比較重要、哪一項不能缺乏,以及哪一項可以降低要求來落實目標。

本期主答:華僑銀行財務管理主管王詩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