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6, 2015

及時行樂‧退休不樂?大馬人退休自相矛盾

“夏威夷曬太陽,日本吃壽司”,黃一飛的《一百萬》是許多人想像的退休生活,但與事實是否有差距呢?
  • 匯豐銀行對15個國家做了退休相關的調查,反映社會對退休的理想及現實情況,到底現實與想像有差距嗎?(圖:法新社)
匯豐銀行對15個國家做了退休相關的調查,反映社會對退休的理想及現實情況,到底現實與想像有差距嗎?
本期《投資致富》就與讀者探討,到底大馬人想像與真正的退休距離有多少?

88%擔心錢不夠用
根據匯豐銀行對15個國家做的調查,大馬人受訪者當中就有81%的在職人士擔心沒有足夠的退休金退休,有這等意識當屬好事,但大馬人有因此為未來做好打算嗎?還是就守株待兔,“奢望”養兒防老呢?

這期《投資致富》就替讀者看看,在擁有良好意識下,大馬人是否付出行動,為自己退休生活做好打算。

就如上述所言,大馬人在15個受訪國當中是最擔心在退休後沒有足夠金錢度日的,不僅如此,除了擔心在退休後會很快把錢花光外,有88%的大馬在職人士擔心退休金只足夠過日常生活,若以這點推算,大馬人的悲觀理應使他們對退休最有規劃才對,但事實是否如此呢?

僅21%認為
30歲前應規劃退休
根據該調查,38%的退休人士表示一個人需要在30歲之前開始為退休儲蓄,在當中,就以英國居首,相對而言,最擔心在退休後沒有足夠金錢的大馬人卻是墊底,只有21%的退休人士認為年輕人需要在30歲之前替退休金打算。

對比2個數據,顯而易見,大馬人雖擔心日後沒錢養老,但卻認為儲蓄退休金是日後的事,在30歲之前不需要為30年後的事情打算。

慶幸的是,撇開已退休人士不談,大馬的在職人士似乎比長輩對退休金更有概念。

在受訪者當中,只有27%的受訪者還沒對退休進行儲蓄,對比香港及美國的25%。有儲蓄是一個課題,而有沒有足夠的儲蓄又是另一回事,這在需要多少這方面,大馬在職人士顯得很樂觀。
在15國當中,只有22%人士不知道需要儲蓄多少才足夠退休,換言之,每5人當中就有4人認為自己清楚在退休後需要多少,而這似乎只是個人的認知。

儲蓄只佔國內生產總值36%以下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在2010年大馬人的儲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9.23%,那已經是4年來最高水平。參考《Trading Economics》的數據,大馬人儲蓄明顯逐年下跌,在2014年1月,大馬人的儲蓄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6%以下。

85%認為生活會更好
雖說時代在改變,但大馬年輕人似乎還保有“退休後享受人生”的觀念,在受訪人士當中,每4個人就有3個認為他們在退休後可以過上比目前好的生活水準。

生活水準是個很抽象的標準,發展國及發展中國家對生活水準的標準就存在莫大的差異,撇開不同國家不談,儘管同根生,但在不同年代出生的人,對生活水準就有不同的見解。

在受訪的15個國家當中,有25%的退休人士認為在退休後的生活比退休前過得更坎坷,而大馬人也是最樂觀的,有85%的退休人士認為在退休後生活過得比退休前更好。

這調查結果似乎與前者產生矛盾,後悔沒在工作時儲蓄更多的退休人士,竟然認為在退休後的生活過得比退休前更寫意,但在參照該報告中另一個數據就可看出端倪。

根據同一份報告,多於三分一的退休人士,在退休後選擇減少外出用餐以減少開銷,而當中又以大馬人排第二,有43%。除了減少外出用餐以外,31%的受訪者也選擇不犒賞自己及減少旅行(30%),以確保擁有足夠的資本養老。

不以物質享受為標準

由此可見,目前的退休人士並不以物質享受作為標準,或許對退休人士而言,有時間弄孫飲茶,不需為工作煩惱,就已算是在生活水準上有很大的進步。

但目前的在職人士可以放棄物質生活的享受嗎?

根據對在職人士的調查,大馬人現代的在職人士似乎不想在退休後做出物質上太大的改變。
在調查中,新加坡是對退休後需要減少開支最有覺悟的一群,而大馬人,無論在減少開支及外出用餐等,都不屬於最高的一群。

對比在職人士及退休人士的分別,往往已有心理準備在退休後需要減少開支準備的族群不需要減少,反而沒想過要減少開支的族群卻在退休後需要減少開支以應對生活。

到底在職人士是否過份樂觀看待退休呢?你清楚自己需要多少的儲蓄才可以保持現在的生活嗎?
房貸令儲蓄變少

儘管大馬大部份的在職人士已有在為退休做儲蓄,但大家都認為,貸款是阻礙個人存下退休金的主要問題。

在對在職人士的調查當中,大馬一共有65%的人認為貸款是退休的絆腳石,高於平均的46%,而38%在大馬職人士認為房貸為最大阻礙,僅次於新加坡。

有趣的是,在受訪的國家當中,越有能力負擔房產的國家,往往覺得房貸是退休最大的絆腳石。
大馬房產在近年內飆漲,或許房貸對在職人士確實令儲蓄減少,但房貸真的是有在妨礙在職人士為退休金做準備嗎?

私人債務
退休絆腳石

15國當中,有三分一的在職人士認為私人債務是阻礙他們享受退休生活的因素之一。而在大馬,幾乎一半(49%)的人認同這觀點。到底這私人債務包括甚麼呢?

在這份調查中,私人債務是除了房貸以外的私人債務,包括車貸、信用卡及私人貸款等。
先談車貸,儘管政府在城市內積極推動公共交通,但是,以整體而言,要在大馬通行無阻,沒一輛汽車是不行的。

駕外國車象徵身份

隨著時代的變遷,大馬人似乎更在乎汽車帶給身份的象徵,自1985年國產車問世以來,外國品牌車市佔率在去年首次超越國產車,這顯示人們不再把汽車看成代步工具而已。
2014年,第二國產車及普騰合計的市佔率為46.7%,外國品牌車佔53.3%,當中,許多國外車子在大馬的銷量飆漲,除福士偉根以外,本田及豐田都成長超過30%,而普騰則萎縮3.8%。
這數據顯示,大馬人在汽車上的追求“好還要更好”,會轉動的4個輪子已經滿足不了國人對汽車期望。外國品牌汽車想必然比國產車好的這種想法充份反映在“人們認為私人債務是阻礙退休生活”這選項上。

即時行樂卡債高築
除了汽車以外,卡債似乎也是因素之一。

根據國行的數據,自2006至2008年,大馬家庭減值貸款都隨年逐漸上揚,從7千令吉漲至9千令吉,在金融風暴後的2009年,家庭減值貸款有稍微下跌,但卻事隔一年後立刻漲破9千500令吉。
大馬人消費不斷攀升,在購買手機產品上,大馬人在全球僅次於香港,也就是說,只要市場一推出新的智能手機,許多大馬人就會迫不期待地去購買,花起錢來絕不手軟。

大馬匯豐銀行總經理林永祥認為,這就是所謂的時代差距,嬰兒潮時代的想法與想在的Y時代人已經不一樣了,Y時代的人更注重即時行樂,未來往往都不是他們的最大考量。

林永祥表示,就是這心態上的變化,朔造了這群年輕人對退休的看法。在目前要即時行樂,但卻對未來有無限的憧憬,這是不切實際的。

珠寶黃金
另類退休準備

一般而言,在談到為退休進行投資,普遍人們會選擇定存、第二個物業、政府的退休金或金融機構提供的退休金儲蓄,但是在這些投資方面,大馬的退休人士都有比較另類的方式。

在匯豐的研究當中,大馬退休人士73%選擇通過以購買珠寶、鑽石或黃金“投資”退休金,全球居首。
對黃金實物較有安全感

林永祥認為,這是因為目前的退休人士有比較傳統的看法,他們對黃金及一些實質的東西比較有安全感。

在另一方面,在職人士有65%會選擇在自己的國家購買第二座房產投資,但也有52%的人選擇購買珠寶、鑽石及黃金。顯然,人們對於退休金投資策略的看法已與以往不同,但還是有一些想法依然不變。

儘管大馬沒有顯著的人數選擇投資在金融機構的退休金裡,但在大馬工作本來就需要強制儲存。

公積金只能滿足基本需求

林永祥表示,儘管有僱員公積金局(EPF),但大馬人的儲蓄還是不能過上舒服的退休,因為公積金最多只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根據公積金局的資料,截至2013年底,大馬69%的54歲待退休人士的退休金少於5萬令吉,若以一年花1萬令吉計算,5年後這筆儲蓄就會蕩然無存,而若真的一年只花1萬令吉,那平均下來一個月只可花900令吉左右,若把通膨考慮在內,900令吉在未來應該連照顧3餐都成問題。

4步邁向好退休
1.提早開始儲蓄

對20歲,剛踏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而言,退休似乎是個遙不可及的事情,退休10年後再想吧!
當踏入30歲後,已成家立業,上有父母、下有妻兒,也可能剛買房,在負擔加重下,退休似乎又離自己更遠一步。
人到了40歲,就必須面對2個永遠跑贏通膨的花費,就是教育及醫療。已經需要替兒子高昂的學費做準備,若家裡的父母沒在年輕時購買保險為未來的醫療費用做準備,那想必也是家裡的一大負擔。
踏入50歲,負擔似乎減輕許多,但眼看退休將近,再過10年就必須開始“坐吃山空”的生活,在10年裡,又可以存到多少呢?

林永祥認為,為退休金做準備是越早越好,就算在年輕時薪水不高,但每個月存入收入的15至20%,在複利的推動下,以後就不需要太辛苦,也可養成儲蓄的好習慣。

2.知道自己需要多少

一個人需要多少才足夠退休呢?
林永祥表示,需要多少才足夠退休的問題很主觀,一個人需要多少的退休金視乎個人對退休後的生活要求而定,拿大馬目前的退休人士當比喻,儘管大多數退休人士在退休後需要削減開銷以維持生活,但同時卻認為退休後的生活過得更好。
雖說如此,大馬的退休人士還是認為,若一個月擁有5千令吉,就可以過上非常舒適的生活。
以大馬平均74歲壽命計算,大馬的退休年齡為60歲,也就是說大馬人在退休後有14年需要靠儲蓄生活。
14年無收入及每月5千令吉花費計算,大馬人在退休時大概需要84萬令吉的儲蓄,而這數字還沒包括通膨及其他的因素。

3.重新補上空缺
在匯豐的調查當中,大馬有32%的人表示2009年的金融風暴影響了他們對退休金儲蓄的進度,這數據也是全球最高的。

在金融風暴後,大馬的經濟復甦理想,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大馬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10年成長7.4%、2011年成長5.2%、2012年成長5.6%而在2013年也成長4.7%。

國人應該趁市道好之際存入更多的退休金,最理想的是可以把受金融風暴影響時的數額補回,讓退休金重新上軌道。

4.未雨綢繆

在匯豐研究的報告中,有20%的在職人士表示疾病或意外使另一半不能工作,從而使他們無法為退休金進行儲蓄。

沒有人擁有看見未來的水晶球,雖說疾病及意外可以通過努力降至最低,但始終還是有可能會發生的。

為應付這等無法預知的情況,在職人士應該未雨綢繆,而保險可說是最好的選擇。在生活有所保障下,如果遇上不幸的事情就不會手足無措把所有的儲蓄掏空以維持生活,也可以為退休金繼續努力。

結語:

活在當下絕對不是一件壞事,這讓人更享受生活,但是卻別忘了,未來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人一生會遇上多少風雨,這也是不能預料的。
未雨綢繆聽起來很老氣,但卻非常的實用,年輕人就應該趁年輕時多為退休金做準備,這樣才不會空白首,但已無路可走。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陳林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