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永远不嫌晚,赚$$$$$$一定有方法!
坚持两个原则:
1.不买亏蚀公司的股票,除非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可以转亏为盈。
2.不买不派息公司的股票,除非公司具有明显成长潜能。
FYI. If my blog can't view with IE8, Kindly use others web browser such as google chrome, maxthon, opera, firefox, IE9 etc... Thanks
Tuesday, October 18, 2011
月光族也能滾出財富
大衛.巴哈(David Bach)在被譽為“全美首席理財大師”之前,曾經是一個高薪的“月光族”,直到他遇見吉姆這對樸實的中年夫妻之後,才徹底改變他後來的人生。
當時吉姆夫妻才50歲出頭,告訴巴哈準備退休,巴哈抱著懷疑的態度,檢視夫妻倆的淨資產,發現吉姆夫妻所有的貸款都已清償完畢,淨資產高達200萬美元,每年還有股息、利息、租金可以領,確實是有本錢提早退休。
最令巴哈訝異的是,這對夫妻薪水中等,而且也沒有繼承祖產,怎麼可能攢到這麼多的財富?
錢放證券保險
才能有高財富
吉姆夫妻笑呵呵地說:“大多數人是先花再存,我們只是聽父母的話,先存再花。”婚後30年,他們都是每月薪水一入袋,就自動提撥一定的比例到專戶存錢及投資,這個比例從一開始的4%,後來漸漸增加到15%,“看不到的錢就花不掉”。吉姆夫妻分享他們的心得,從這個專戶出發,穩穩的步上富足之路。
巴哈從吉姆夫妻身上悟出“自動存專戶”這個簡單卻又威力驚人的道理。簡單的原因是夫妻倆採取一切自動化;驚人的威力則是來自於持之以恆的投資——投資退休帳戶、投資共同基金、投資房子。
開專戶投資真有這麼重要?安聯集團發佈2011年的“全球財富報告”,這是一份範圍廣及50個國家的大規模調查,該調查依資產將全球分為3大族群:高財富國、中財富國及低財富國。
從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到各國國民在金融資產的配置比例:高財富國放在存款比例相較最低,證券與保險比例最多;反之,低財富國則是將最多的金融資產放在存款,證券與保險比例微不足道(此處“證券”統計包括股票、基金及債券)。
高財富國與低財富國在金融資產配置比例上的大相徑庭,會造成甚麼樣的結果呢?高財富國的人均財富是低財富國的42倍。該份調查報告同時也指出,全球有9成的金融資產掌握在2成的人口手中。據瞭解,美國有半數的股票市值,是由最富裕的1%家庭所擁有。
沒錢可投資?
學會把錢留給自己
由此可見,平凡如吉姆夫妻能夠只靠死薪水力爭上游,加入中高資產家庭的行列,並且有能力提早退休,靠的就是年輕時向有錢人學習,儘可能的把有限資源拿去自動投資,而不只是放銀行賺利息。
我們能夠效法吉姆夫妻嗎?根據《Money錢》與Yahoo!奇摩新聞民調在今年8月合作的調查:“你每個月能從薪水挪出1千元投資嗎?”調查結果是:僅有不到3成的人“每月都有結餘,且完全沒問題”;超過半數以上的人則是“薪水不夠用,完全不行”或是“若節衣縮食或許可以”;甚至有1成多的網友是“沒規劃或不想投資”。
中信銀個金事業總處副總黃培直對這項調查結果並不意外,因為絕大多數人的習慣,就如吉姆夫妻所說的,仍然是“先花再存”,扣掉各種必須性與非必須性的花用之後,能夠存下來投資的錢當然所剩無幾,甚至會出現負結餘。
黃培直觀察,歡唱KTV、幾頓美食、lounge bar小酌2杯……都不是太奢侈的享受,但是幾張百元大鈔很容易就不見了,“與其幫KTV老闆養包廂,不如先把錢留下來給自己。”
先花再存養別人
先存再花養自己
每個月強迫先留1千元給自己,若只是放銀行定存,假設平均年利率2%,10年後本利和約13.2萬元,20年後29.5萬元。若是定期定額投資共同基金,以近5年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最優的新興亞洲為例,投資10年的累積報酬率可達155%,投資20年為553%。如果乘以本金換算,10年累積18.6萬元,20年則可累積137.2萬元。從這裡就可以發現,跟銀行定存比較,投資越早開始、時間拉得越長,財富差距也越驚人。
每個月只是規律的拿出1千元,選對市場投資的結果,用不著不吃不喝,20年就有機會在市區換到1間小公寓,或是攢到一筆豐厚的養老金。因此黃培直才會再度提醒:“先花再存是養別人,先存再花是養自己。”(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財富教室)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