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7, 2011

腎衰可致女閉經男遺精‧運動睡眠食療有助保健


(吉隆坡訊)腎是生氣之源,腎氣盛則生機勃勃,腎氣衰則五臟俱衰。如果稟賦薄弱,先天不足,腎氣不充,得靠後天調養來改善。若是年高體弱、壓力太過、操勞過度等也會損傷腎氣,不可小覷。民眾在平日能夠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和適當的食療等,有助維護和跫固腎氣,保有健康。中醫師說,腎氣虛敗可有多方面的表現,其中尤為突顯的病變是其失固攝之功,無法藏精而使精液自失、陽萎、月事遲遲不來或早來等。此外,不要未經醫師診斷而隨意服用補腎藥,那只會添加腎臟的負擔,得不償失。

《黃帝內經》之《素問.上古天真論篇》對腎精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生長、發育、生殖和病變有精辟的論述。即:“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便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鬚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

男女健康週期不同

意指女性的健康是每七年為一個週期,七歲女生的腎氣豐沛,腎主骨,其華在髮,故長牙齒、頭髮長,14歲開始月事來潮而有生育能力等。男性的健康則是每八年為一個週期,16歲後就有生育能力等。

中醫認為,排除器官先天性缺陷之外,腎臟出現病理變化的導因包括腎氣虛、腎陰虛、腎氣陰兩虛等,臨床病理變化各式各樣;辨證論治,才有望疾消病除。中醫師王智航以女性月事紊亂和男性遺精為例,解釋其中的關係環環相扣。

他說,天癸,天指先天,生而即有,來自父母的,癸指壬癸之水,天癸是男女均有,是影響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一種陰精。天癸使任脈所司的精血津液旺盛充沛,與沖脈相互資生,沖脈又得腎精充實,聚臟腑一定之血,依時由滿而溢,使月經如期來潮。

他強調,女性月事的正常與否,和肝、脾,腎有關,其中又以腎為關鍵。意思是說,在臟腑中,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精可化血,精血同源,腎主宰天癸,只有腎氣盛,才能天癸至。而脾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旺盛,後天水谷精微便可充養天癸,使天癸由至而成熟。肝則俱有藏血和疏泄功能。肝、脾和腎三臟攜手並肩合作,月事才能正常。

王智航指出,如果這個過程中,任何一臟,尤其是腎氣虛虧或不足,就可能有月事遲遲不來、崩漏或閉經等問題。此外,月事早來或遲來的主因皆和腎有關。“若月經早來的原因是腎氣不足,無法發揮固攝作用,人會伴有腰酸,小腹墮脹等症狀。月經遲來是腎陽虧虛而無法製約腎陰,就會造成月經遲遲不來。”

遺精不是少男專利

腎精是人體生命的根基,精虛則氣乏,氣乏則體弱。如果人恣情縱慾,則奪精傷腎,耗傷元氣。遺精是男性,特別是青春期少年常見的狀況,只要次數不太頻密,尚算正常。

反之,則屬於病態,可能是腎氣太過虛弱,或相火妄動(即肝腎陰虛,不能涵養寄居肝腎的陽火,造成其衝逆上炎的病變),必須調理才能扳回一城。

中醫師王智航解釋,青少年處在性成熟初期,腎氣未充,故容易出現遺精現象,一般上兩週或一個月有一次正常的情況。若是每天都有則是不正常,須求診辨治。

他說,遺精不是青少年的“專利”,成年男性若有腎氣虧虛或不足,也會面對相同的問題。症見頭暈、腰膝酸軟、耳鳴、面色灰暗和消瘦等,情況嚴重者甚至會有牙齒鬆脫。再者,由於現今網絡資訊發達,人們獲得各種聲色資訊易如反掌,房事和手淫過度也加劇這類問題的產生。

他表示,腎氣虛虧的其他原因是不良飲食習慣、壓力太大和操勞過度,比如現代人常吃快餐、快熟麵等加工食物,容易攝取過量的鹽份,加重腎的負擔。長期下來,就會影響腎的健康。因為中醫認為,過量的鹽會使人的氣血枯竭。而以現代醫學來說,鹽能引起水鈉瀦留而增加血容量、增加血管壁對各種升壓物質的敏感性,易引起血管過度收縮,使血壓升高,加速動脈硬化而誘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和腎臟疾病等。通常,每人每天攝取的鹽量不應超過6克。

補腎不等於提高性能力

中醫師王智航不諱言,一般民眾以為,補腎就是補腎陽,但在臨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也有男性誤以為補腎就能提高性能力,或是將補腎與性能力掛鉤。事實上,補腎不等於提高性能力,雖然性能力與腎的關係密切,但也與其他原因如脾、肝臟功能低下、濕熱、痰瘀和情志等有緊密關係。他解釋,臨床上,患者要補腎的首要條件是有腎虛的表現,如耳鳴、腰酸、脫髮、牙齒無故掉落等。其次是先天不足,稟賦虛弱等體質患者就得以腎論治,通過補腎才能有助改善整體情況。如果沒有這些腎虛表現而一味補腎,結果是適得其反。

他披露,腎虛者的脈象是沉脈或浮而無力,舌象淡胖,舌苔白滑,皆是腎陽虛的表現。腎陰虛者則是舌象瘦,舌質暗紅,少苔。

他說,中醫談補腎通常是與精、氣和血有關,因為這三種物質都斂藏在腎裡頭。因此,所用的補腎藥也有多種,比如補精的多為血肉有情之品好像鹿茸、龜板、鹿角膠、紫河車等。植物類則有首烏和熟地等。補氣的代表中藥是人參、黃耆、黨參、山藥和白朮等。補血藥則是枸杞子、當歸和阿膠等。

Question & Answer

Q:中醫有依據時辰養生的說法,就是甚麼時間做甚麼事,而腎經值班的時間是下午5點至7點,腎虛患者在這時段可做些甚麼來養腎?
A:腎虛患者在這個時段吃補腎藥或是治療腎虛疾病,有助增強療效。如果“時間性發病”意即病在特定的時段發病,也可在這個時間點接受針灸,能提高療效。

Q:耳鳴、耳聾一定是和腎有關嗎?尚有其他導致耳鳴、耳聾的病因嗎?
A:中醫認為,腎臟開竅於耳,人可以聽到遠處的聲音,所以通過測知耳朵聽力的好壞,就可以知道腎臟的虛實盛衰。如果耳鳴、耳聾伴有腰膝酸軟、脫髮、牙齒鬆軟、頭暈等症狀,就很可能是腎虛所致。相反的,則是其他原因,例如肝陽上亢、肝火上炎等也會造成耳鳴、耳聾,伴有面赤通紅、頭痛、眩暈等症狀。若是肝膽濕熱則會出現口苦、咽干、眼屎多、眼睛通紅和胸脅不適等症狀表現。

Q:坊間流行以“六味地黃丸”來補腎,本方是否適合多數人的體質?
A:民眾熟悉的“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和“杞菊地黃丸”等地黃丸類,均從“金匱補腎丸”變化而來。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組成,俱有三補三瀉的特點,三補指的是山藥、山茱萸和熟地黃,分別補脾、肝、腎。三瀉是澤瀉、丹皮和茯苓,清瀉體內的濕濁和瘀熱,是屬比較平和的處方,故適合大多數人服用。尤其是老年人的腎氣逐漸走下地,適量適時服用,可補益腎氣。(光明日報/良醫‧報導:黃秀儀)

[光明日報/良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